中国银杏种植历史较早,从现存古树的树龄来看,商、周之间(大约公元前11世纪)即有栽培。但是这种银杏栽植不具规模,只是零星散生于佛教和道教的寺庵和观院。作为采种核食用的产业性栽植,始于三国时期的江南。黄河中下游的银杏产业性栽植,大约在公元11世纪,从浙、皖传入;山东郯城及江苏邳县位于沂河两岸,是我国最北的白果集中产区,自称银杏的种植历史千余年,产业栽植的历史应晚至南宋到元朝时期,与江苏“三泰”产区同期,种源来自浙江、皖南,可以品种类群为证。江苏南部的栽植历史更晚,大约在清朝同治至光绪初期,19世纪后半叶,距今100余年。银杏栽培技术和生产上使用品种,则以江苏的泰兴和吴县最早,家佛指和大佛手是中国民间选育最早的地方品种。